市场报告 IEA数据表明:全球能源产量上升

Editor: Susanne Hertenberger

从国际能源机构日益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该机构的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的能源平衡和统计报告首次合并成两个全面的全球能源数据报告。世界能源平衡和世界能源统计数据将包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详细数据,并将于2016年8月完全公布。

地区主要能源供应总量
地区主要能源供应总量
(Bild: IEA)

这些报告表明,2014年世界能源生产达到13 8亿吨油当量(Mtoe),较2013年增长1.5%。尽管油价上涨( 增长2.1%),煤(增长 0.8%)和天然气生产(增长0.6%),但化石燃料占生产的81%——比2013年低0.4%。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增长更快,例如,水电生产增长了2.5%,占全球产量的2.4%;而风能和太阳能光电持续快速增长(分别增长 11%和35%),约占全球能源生产的1%。非化石能源中,2014年生物燃料和垃圾占世界能源生产的10.2%,而核能源所占比例升至4.7%。

全球国家的平准化生产

就主要化石燃料来说,2015年全球国家的平准化生产数据初步显示,化石燃料生产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仅比2014年高出0.5%。而原油和天然气生产较2014年增长更快 (分别为增长 3.0%和1.6%),同期,煤炭生产下降3.1%导致整体增速放缓。

Gallery
Gallery with 6 images

重点

报告还强调过去40年间地区能源需求的重大变化。197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日本和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占全球能源使用的近四分之三,经合组织的需求是亚洲地区的四倍。然而2014年,尽管这些地区的整体能源比重仍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但其单个能源的比重大幅改变;经合组织和亚洲比重不相上下,分别为38%和35%。

经合组织的全球主要能源供应总量比重下降,或称之为TPES--衡量转换和最终使用能源消耗总量下降--从1971年的61%到2014年的38%反映了这个事实:自1971年以来,所有能源但生物质能除外,亚洲TPES的年平均增长超过5%——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

消费者推动了亚洲能源需求的增加,四十多年间,地区的能源总消耗增长了5倍。煤炭仍是最大的消耗燃料,1971年和2014年的比重近乎一样 (分别为29%和28%)。然而,其余的混合能源正在经历快速的变化。能源总消耗中石油的比重几乎翻了一番(从15%增长为28%),而电力从3%上升到19%。2014年,工业以7倍的增速成为亚洲迄今为止最大的能源消耗领域,占该地区能源消耗总量的42%,其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住宅领域的能源使用率紧随工业领域, 1971年至2014年间见证了120%的增幅。传统生物质能仍然是家庭的主要消耗能源,而电力和天然气消耗也显著增加。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增长了12倍,并主要依赖的能源仍是石油。

在全球范围内,1971年至2014年间的总能源消耗不止翻了一番。然而,部分领域的能源使用下降并没发生大变化。2014年,工业仍然是最大的能源消耗领域,仅比1971年 (37%)低1%,其次是交通领域(28%),对比1971年的数据增加了5%以及住宅领域(23%)。

仅看经合组织成员国,临时数据可供参考至2015年,2015年能源生产为4 164 Mtoe,对比2014年增长0.5%,这是国际能源机构自1974年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也创下有史以来最高记录,即790 Mtoe (较2014年增长 5.5%)。连续下降三年后,进口增长了3.2%,对比2014年,其净进口量整体呈稳定状态。2015年经合组织主要能源供应总量保持稳定,为5 269 Mtoe,只比2014年低0.1%。

就混合燃料而言,2015年经合组织增加了其石油的使用率(TPES 36% ,增长1%)和天然气(TPES 26% ,增长2%)。核能源(TPES 10%)保持稳定,亚太地区增长,而欧洲下降。其他能源(TPES 10%)增加了2%,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煤炭使用下降15%。2015年,超过200太瓦时的电力来自天然气,这使经合组织地区整体的煤炭需求减少了6%。

由于产量增长大于能源消耗,2015年经合组织自给自足的水平(定义为生产/ TPES)增加到79%,这个数字可与1985年的高水平媲美。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自IEA成立以来,经合组织中美洲率先成为自给自足的地区,美国紧随其后为93%。这与经合组织欧洲地区和经合组织亚太地区对比,其都在60%以下。

(ID:4423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