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Author / Editor: Kruti Bharadva, Copy Editor, Vogel Business Media India Pvt Ltd / Susanne Hertenberger

就行业最新趋势、热词工业4.0以及与中国的对比,采访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Ltd执行董事兼CEO Rajesh Khatri。

Rajesh Khatri ,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执行董事兼CEO
Rajesh Khatri ,Tal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执行董事兼CEO
(Bild: Vogel Business Media)

当前该如何看待进口设备和开发本地设备?

如今,50-55%的机器都是靠进口。主要是因为特殊设备都不在印度生产,尤其是供航空行天使用的大型机器。要赶上前沿技术,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许多小领域我们也仍然需要参考标准来寻求提高,赶上全球水平,如工业美学、机器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我认为进口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行业意识在此期间当然也会不断增强。他们已经做了结构十分完整的研究,也十分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至少在接下来的2至3年,这种趋势都将持续。

你是如何看待行业最新趋势的?

工业4.0是当下的热词,然而,如果我究其来源,我会认为它是实现自动化所需要的。更大的趋势是实现机床/封闭自动化,这是当前全球的趋势,而不仅仅是印度。印度一万位工人中机器人所占数量小于1.1,而中国约为50,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一直维持超过9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才达到50的数量。此外,韩国的数量是450,可以想象我们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赶上这种趋势要付出的努力是多少。好在我国对这种趋势的意识越来越强,并在不断借鉴和模仿。

印度是下一个中国吗?

尽管两年前“印度制造”施行后,印度制造业备受重视;然而又有多少新产业着实建立起来了呢?这仅仅处在宏观层面上,而当前真正需要的是将此转变成政策,这样才能让印度受益。我们之前谈论过经商容易程度,虽然经商容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但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十分重视政府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并付出努力。当然,毋庸置疑我们将会赶上中国,因为我们潜力巨大。但这需要政策的支持。

中国政府还针对制造业制定了很多激励政和补贴政策——这一层面也是我们需要去实现的。如果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能成为下一个中国。

(ID:44588668)